无主之城电影 在线观看剧情介绍:
这些改革为国家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,把日本的教育推向稳步发展的道路。随着国家对教育干预程度的加深,在教学内容上,汉学的比重逐渐增大,以便“教化”人民,培养人民“尊王爱国的志气”。
3.《学校令》
1885年,森有礼就任伊藤内阁的文部大臣。他从日本教育的实际出发,依据国家办教育的思想,拟订了一套国民教育制度计划。1886年颁布了《学校令》。它包括《帝国大学令》《师范学校令》《小学校令》《中学校令》。
《帝国大学令》颁布于1886年3月2日。它规定:帝国大学主要进行学术、技术理论的教学与研究。帝国大学由大学院及分科大学组成。大学院的任务是研究。分科大学的任务是教学,共设法科、医科、文科、理科4种大学。
《师范学校令》颁布于1886年4月10日。它规定:师范学校的目的在于“培养教员应有的品德和学识,以及培养顺良、信爱、威重的气质”。它分普通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类。
《小学校令》颁布于1886年4月10日。它规定:小学分四年制普通小学和四年制高等小学,对儿童实施普通教育。四年制普通小学为义务教育。1890年10月,对《小学校令》进行了修改,比以前的《小学校令》更为灵活。